中民石材聯合同濟大學成立“中民-同濟石材產業研究中心”,旨在發揮同濟大學的學術優勢、國際合作優勢和專家技術優勢,為石材產業在BIM模型、創意設計、智能制造、綠色礦山及廢棄礦山整治修復、產業園區規劃、行業標準制定等方面提供研發技術、科研力量及教育培訓資源,構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助力石材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全球石材行業的中國力量。
中民石材產業集團致力于國內外成熟石材礦產資源的投資與并購,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廢棄礦區修復利用等項目,打造石材礦產資源綠色可持續發展模式。公司憑借專業化的投資團隊及產業基金優勢,踐行價值投資理念,以資源控制推動石材資源價值回歸,并進一步對接資本市場上市公司,實現資源價值遞增。中民石材尋求合作伙伴共同開發石材資源,實現長期共贏發展。
工程總承包(EPC)項目的產品是合同約定的工程,工程總承包商為完成工程必須進行創造項目產品過程與項目管理過程的管理,因其項目產品是工程,因此擁有工程建設所特有的過程。完整的工程總承包項目,其創造項目產品的過程要經過五個階段,即可行性研究階段、設計階段、采購階段、施工階段、開車階段。每一個階段有其各自的使命,分別起到各自的作用。
即:
1)可行性研究——描述項目產品的概略目標和要求。
2)設計——描述項目產品詳細的和具體的要求。
3)采購——按設計要求制造設備和材料。
4)施工——完成建筑和安裝。
5)開車——驗證項目產品。
BIM叫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或者建筑信息化管理(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或者建筑信息制造(Building Information Manufacture),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基礎,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通過三位建筑模型,實現工程監理、物業管理、設備管理、數字化加工、工程化管理等功能。它具有信息完備性、信息關聯性、信息一致性、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八大特點。將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項目參與方在同一平臺上,共享統一建筑信息模型。利于項目可視化、精細化建造。BIM不像CAD一樣是一款軟件,而是一種管理手段,是實現建筑精細化,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工具。
BIM工具必須依靠強大的數據庫來支撐,其他行業已開始建立材料數據庫來服務于BIM系統,而石材行業目前還停在門外,我們必須盡快研究BIM系統的屬性,建立強大石材數據庫,否則,我們將被其他行業的數據信息所替代。
引入并廣泛應用高端智能加工設備,達成產業兩化融合,促進產業綠色化,智能化。幫助產業結構化轉型。
供應鏈金融:應用區塊鏈解決原業務場景中互信問題,抗共謀。在供應鏈的每一個交易環節中引入區塊鏈技術達成交易監督。
大規模協作:區塊鏈技術使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將原來分散小規模的碎片化生產,變為系統性的生產,實現信息實時共享。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的核心難點在于各個制造設備之間的信息交互和對話,引入區塊鏈技術可有效整合設備之間的信息交互。